
302847339广东高考化学(普宁二中)考前交流卷及答案.doc
12页2014-2015年普宁二中高三化学第二学期理综训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氨基酸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B.SO2具有氧化性,因此可用于漂白纸浆C.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D.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H+、ClO-、I- B.Fe3+、Mg2+、NO3-、CO32-C.K+、Ca2+、HCO3-、OH- D.Al3+、NH4+、Cl-、SO42-9.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H=2的盐酸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2NA B.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22.4LCHCl3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D.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3N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0.001 mol·L-1的醋酸中由水电离的c(H+)=10-11mol·L-1B、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H+)=c(OH-)+a c(X)+b c(Y),若X为HCO3―,则b=2C、某温度下,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分别为2和12D、向0.l mol·L-1氯化铵溶液滴加几滴浓盐酸,c(NH4+)减小,PH增大11、右图中X为电源,Y为浸泡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点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色斑向d端扩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红色B. Cu电极质量不变,C电极质量增大C. 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D. 烧杯中的SO42-向C电极定向移动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浓H2SO4有氧化性浓H2SO4不可用于干燥SO2BSO2具有漂白性往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先变红再褪色C 硬铝是合金材料硬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膜D锌金属性比铁强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22.(双选)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生成白色沉淀物Al(OH)3不溶于Ba(OH)2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NO2具有氧化性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D向CuCl2和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NaOH不和MgCl2反应2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可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丙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2倍,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加起来等于24,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数和丁和丙形成的化合物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丙>丁>乙>甲B. 甲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表现的化合价都是相同的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30.(16分)用丙酮为原料来合成化合物(B)(其中部分产物未列出)的路线如下:(1)写出反应③的无机产物的化学式 ,化合物(B)所含有官能团的名称 ;(2)中间产物(A)可经过著名的黄鸣龙还原法,直接得到对应相同碳骨架的烷烃,请写出得到的该烷烃的分子式 ,对该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3)写出化合物(B)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4)丙酮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一种环状的同分异构体发能生加聚反应后得到某种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是:,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5)反应②是著名的频哪醇(pinacol)重排,试写出用环戊酮()来代替丙酮,连续发生上述路线中反应①、②之后,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1、(16分)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C+____K2Cr2O7 + =___CO2↑+ ____K2SO4 + ____Cr2(SO4)3+ ____H2O 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Κ)温 度250℃300℃350℃Κ2.0410.2700.012①由表中数据判断ΔH 0 (填“ >”、“=”或“<”)②某温度下,将 2mol CO和 6mol H2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0min后 ,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此时的温度为 。
③请在下列坐标中的画出②中求得温度下CO、 H2和 CH30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进行适当的标注3)工业上也可以用CO2和H2反应制得甲醇在2×105Pa、300℃的条件下,若有440g CO2与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放出495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 CH3OH 为燃料(以 K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可制成 CH3OH 燃料电池,则充入 CH3OH 的电极为 极,充入O2电极的反应式为 32、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1)装置Ⅰ中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3)写出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一个)(4)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其原理如图所示①生成Ce4+从电解槽的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②写出阴极的反应式 33.(1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用Na2SO3与硫酸溶液(硫酸与水体积比1∶1)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1)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 ___,C、E中溶液都褪色,分别体现SO2__ ____、_ ____性质 (2)请在方框中画出收集SO2以及尾气处理装置(标相关试剂)3)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为了清楚沉淀的物质,研究小组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留下的沉淀物是_______,形成该沉淀的反应方程式有:__ __ __。
为了进一步验证沉淀原因,研究小组另取BaC1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及时加入少量苯液封,然后再通SO2,结果发现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研究小组改进A装置(如右图),再进行实验,B中没有出现浑浊下列气体可作为X气体的是_______(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A.CO2 B.NH3 C.O3 D.N2 E.NO2(4)SO2为空气污染物,研究小组为测定某工厂区空气中SO2的含量,取10m3(标准状况)的空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将产生的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用电子称称其质量为0.233g,则:①沉淀洗涤要干净,检验洗涤已经干净的实验操作是__ ___ __ ②试计算此空气中SO2的浓度(列出计算表达式并计算结果,结果单位用mg/m3表示)理综化学答案7、 C 8、D 9、D 10、B 11、A 12、D 22、BC 23、AC30.(1)HBr (2分);羰基、溴原子(2分); (2)C6H14(2分);2,2—二甲基丁烷(2分); (3) (3分,用正确的结构简式表示也可以,其中反应条件1分,有机产物写错得0分); (4)或 (3分); (5) (2分)。
31.(1)3 2 8 H2SO4 3 2 2 8 (2分) K2Cr2O7,CO2(各1分)(2)①<(1分) ②523K或250℃(2分,不写单位不给分)③(3分,每条曲线1分,标注错或坐标数值错不给分)(3)CO2(g)+3H2(g) = CH3OH(g)+H2O(g) △H= -49.5KJ·mol-1(3分,其中:方程式2分,ΔH 1分,状态错漏0分,不写反应条件不扣分)(4) ①负(1分) ②O2+4e-+2H2O= 4OH-(2分)32、(1) SO2+OH-=HSO3-;(2分) Ce4+(2分)(2) ①c(Na+)﹥c(SO32-)﹥c(HSO3-)﹥c(OH-)﹥c(H+) (2分) ;② HSO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3-SO32-+ H+,加CaCl2溶液后,Ca2++SO32-=CaSO3↓使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3分)(3) NO+2H2O+3Ce4+=3Ce3++NO3-+4H+;(3分)或 NO+H2O+Ce4+=Ce3++NO2-+2H+(4) ①a (2分); ②2HSO3-+4H++4e-=S2O32-+3H2O(2分)33.(16分)(1)出现淡黄色浑浊(或淡黄色沉淀或有淡黄色固体产生)(每空2分)漂白性、还原性(各1分,共2分)(2)(2分,只画收集装置0分,没标注或标澄清石灰水扣1分)(3)BaSO4(2分)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H2SO4+BaCl2=BaSO4↓+2HCl(每个1分,共3分) AD(2分)(4)①取最后一次洗。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