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层办公建筑防火设计.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076213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1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层办公建筑防火设计高层办公建筑防火设计感觉2008制作 第一节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它民用建筑一、二级高层建筑1399裙房966第一节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4.2.2 两座高层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第一节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4.2.3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较 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窗、屋 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且相邻较低一面外 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 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 4.00M4.2.4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当 相邻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 不低于2.00h,墙上开口部位 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 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 减小,但不宜小于4.00M第二节 高层建筑消防总平面设计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 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 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 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 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 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 道第二节 高层建筑消防总平面设计第二节 高层建筑消防总平面设计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 小于4.00M。

      消防车道距高层 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 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 应有障碍物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 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 不应小于4.00M 4.3.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 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 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 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8M×18M第三节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一类高层:1000M2二类高层:1500M2地 下 室:5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 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 筑面积可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 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 第三节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5.1.2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第三节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5.1.3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00倍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往往还在远离地面的位置 ,将他们全部迅速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是防灾的重要环节。

      安全疏散设计是高层建筑交通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 行判断,同时提供从室内任何位置向两个方向疏散(即双 向疏散)的可能性高层建筑水平与垂直方向交通体系组织,最简明、最 充分的体现就在标准层平面,既表示出水平运动的规律, 同时又通过楼梯和电梯在平面布局中反映出垂直运动的规 律因此,我们将高层建筑标准层防火的重点放在以下两 方面:一是水平疏散流线组织;二是对水平与垂直运动交 点——核心体内的电梯、楼梯位置、数量、布置方式、防 火安全进行重点处理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一、安全出口数量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和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当其中一个安全出口被烟火堵住时,人流仍可由其他一个出口 疏散出去但在下列情况也可只设一个出口: 1、塔式住宅:当层数为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 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 宅,其疏散路线较短且较简捷,能够基本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 扑救,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即只需设置一座防烟楼梯间 2、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 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有连廊相连的单元式住宅,也可设一个 疏散出口。

      3、公共建筑:当两个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 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 (即无自动喷淋时,两个防火分区面积之和应不大于1400M2, 有自动喷淋时应不大于2800M2),则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一个 疏散出口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二、大空间房间安全出口设计 在高层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常设计成大空间,即楼层内不 进行分隔,由使用者按照需要进行装饰与分隔这种大空间设 计必须要做到双向疏散,即有两个方向的安全疏散出口,且室 内任何一点至最远的疏散出口直线距离不超过30M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 、阅览室等大空间房间,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 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15M对大空间房间的开门数量也有所要求,有的房间空间大, 但只有一个出口虽然宽度足够,发生火灾时由于恐慌心理, 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在防火设计中应注意这一点: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 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 。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反之,则均应设置两个门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三、安全出口距离 高层建筑若设置两个以上安全疏散出口时,应分散布 置,且安全出口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距离太近,安全出 口集中,人流疏散不均,造成拥挤还可能因两个出口同 时被烟堵住,使人员不能脱离危险地区而造成重大伤亡2、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应根据建筑物类别区别对待 例如,建筑环境和疏散路线熟悉的建筑,疏散距离可以 远一点,如住宅、办公楼等;相反,建筑环境不熟,疏散 路线生疏,疏散的距离可近一些,如旅馆等医疗用房火 灾时病员疏散速度慢,这一类建筑的特殊性要求安全疏散 的距离应短一些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 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 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 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 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 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15M 6.1.8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 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 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 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 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 小于1.40M。

      四、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建筑物名称房间门或住宅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 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 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 尽端的房间医院病房部分2412其他部分3015教学楼、旅馆、展览楼3015其他建筑4020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敞开式办公场所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0M第四节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 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 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因此,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 度、层数,正确运用规范,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 ,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 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疏散楼梯一般防火要求 1、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原则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 形成袋形走道 2、双向疏散的原则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 疏散 3、尽量靠外墙设置的原则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4、各层不错位原则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 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上下直通,不变 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疏散楼梯一般防火要求 5、楼梯间空间独立原则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 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 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6、地上层与地下层尽量不共用楼梯间原则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 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 于2小时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 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 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 下室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 、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疏散楼梯一般防火要求 7、阶梯符合疏散习惯原则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 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 化,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造成拥挤,堵塞通道,因此不应 采用。

      由于建筑造形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 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宽 度不应小于220MM 8、满足疏散宽度原则楼梯的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计算确定高层医院病房楼不小于1.3M,其他高层建筑不小于1.2M,住宅 不小于1.1M 9、满足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原则疏散楼梯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楼梯间的隔墙应满足2h以 上耐火极限,疏散楼梯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h 10、设置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一、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 气进入的楼梯间这,这种楼梯间隔烟阻火的效果比防烟楼 梯间差二、封闭楼梯间的特点:楼梯间不直接面向公共走廊或大厅,有乙级防火门或 双向弹簧门分隔;进入或走出楼梯间要经过乙级防火门或双向弹簧门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三、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 的多层旅馆及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 扩大封闭楼梯间); 2、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4、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住宅除外); 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 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宜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7、高层建筑的裙房; 8、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9、人防工程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 不大于10M时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 型体育场所等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四、封闭楼梯间的防火设计要求1、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 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2、多层民用建筑中封闭楼梯间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3、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 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4、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 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 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第五节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设计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从走道进入防烟前室或阳台、凹廊,再进入 楼梯间,因而能够有效地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

      一、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 筑; 3、塔式高层住宅; 4、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5、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 6、建筑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7、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停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8、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平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的电影院 、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