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pdf
6页2008 年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年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08 年虽然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我市经济仍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已连续 7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根据对 2008 年我市城镇经济单位(不含私营单位和个体户,下同)劳动工资统计资料分析,我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以下简称职工平均工资)稳步提高 2008 年底,我市职工人数 229.59 万人,同比增长 4.0%职工平均工资达到 26985 元,同比增加 3887 元,增长 16.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10.6%与全国相比,重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244 元,增速低 0.4 个百分点由于工资收入的分布为偏态分布,超过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26985 元水平的职工人数占 35.6%,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职工人数占 64.4%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中位数 21000 元 一、职工工资总额与 GDP 同步增长,劳动者福利进一步提升 职工工资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的国民福利水平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扩大内需与调整结构、 改善民生相结合作为改革的方向, 我市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2000年以来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同时职工工资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到 2008 年工资总额在 GDP 中所占比重提高 1.2 个百分点 重庆市职工工资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重庆市职工工资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指 标 2000 年 2005 年 2008 年 全市职工工资总额(亿元) 173.2 345.8 613.8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603.2 3070.5 5096.7 工资总额占 GDP(%) 10.8 11.3 12.0 二、二、不同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基本稳定 2008 年我市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 29716 元,同比增加 4396元,增长 17.3%;集体单位为 17444 元,增加 2295 元,增长 15.1%;其他经济单位为 24864 元,增加 3528 元,增长 16.5% 从增长速度变化来看,呈现两降一升其他单位增长速度同比降幅较大,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 10.5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当前经济危机大环境下,其他经济单位存在开工不足情况,导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普遍有所放缓 而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则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2008 年增速仅比 2007 年回落 1.2 个百分点。
我市城镇集体单位则由于其基数低,在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的同时,推动了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提升,2008 年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速比 2007 年小幅上升 3.1 个百分点 2007、2008年分经济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增速051015202530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其他单位同比增速(%)下降 10.5个百分点 上升 3.1个百分点2007年 2008年三、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很大 2008 年,全市 19 个行业门类中,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仍然雄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唯一超过 5 万元的行业,达到 57570 元,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 2 倍多,比去年同期增加 9450 元,增长 19.6%;其次是高科技人才集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平均工资为 43567 元,同比增加 5635 元,增长 14.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位居第三, 为 41384 元, 同比增加 7889 元, 增长 23.6% 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 3 个行业分别为:住宿和餐饮业,职工平均工资为 15260 元, 同比增长 11.0%, 比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低 11725 元;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为 16571 元,同比增长 11.6%,比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低 10414 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职工平均工资为 17639 元, 同比增长 14.3%, 比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低 9346元。
重庆市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重庆市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单位:元 2008 年 2007 年 同比±% 总计 26985 23098 16.8 (一)农、林、牧、渔业 16571 14852 11.6 (二)采矿业 26103 21715 20.2 (三)制造业 24249 21094 15.0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270 31066 29.6 (五)建筑业 20823 18038 15.4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5596 21762 17.6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3567 37932 14.9 (八)批发和零售业 22422 19543 14.7 (九)住宿和餐饮业 15260 13742 11.0 (十)金融业 57570 48120 19.6 (十一)房地产业 23889 22963 4.0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974 19554 7.3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1384 33495 23.6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7639 15437 14.3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9276 19782 -2.6 (十六)教育 27723 23508 17.9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3037 26883 22.9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7941 27768 0.6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3103 28135 17.7 四、渝东南翼职工平均工资增速最快 从三大经济圈看,2008 年,我市渝东南翼职工平均工资增速最快,为 19.5%。
其次是渝东北翼,增速为 18.3%两翼与一小时经济圈的差距略有缩小 2008 年我市一圈两翼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 28181元、23536 元和 22323 元,三者之比为 1.26:1.03:1,而上年同期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翼、渝东北翼之比为 1.28:1.04:1,呈现着缩小的趋向,反映了我市城乡统筹战略实施方案初见成效,“两翼”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相应得到较快增长 2008年重庆市一圈两翼职工平均工资及增速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职工平均工资14.51515.51616.51717.51818.51919.520同比增速(%)职工平均工资 同比增速五、职工平均工资总体差异程度变化分析 五、职工平均工资总体差异程度变化分析 为了分析我市职工收入水平在经济类型间、行业间和地区的差异程度变化,我们利用离散系数分析的方法,对上述三个指标分组的平均工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离散系数是统计学上用于表示总体之间分布差异程度和不对称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离散系数,其中,σ 为标准差,为期望值下表为 2008 年和 2000 年平均工资的离散系数计算结果。
2000 年和 2008 年职工平均工资离散系数比较 2000 年和 2008 年职工平均工资离散系数比较 年份 2000 年离散系数 2008 年离散系数 经济类型 0.367 0.365 行业 0.945 1.637 区县间 1.148 0.989 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 2008 年离散系数看,重庆市分行业的平均工资差异最大,分经济类型的平均工资差异较小,地区间差异介于二者之间,经济类型的离散系数为 0.365,行业的离散系数为 1.637,区县的离散系数为0.989 第二,从 2000-2008 年离散系数的变化情况看,分经济类型的离散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分行业的离散系数由 0.945 增加到 1.637,表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愈加拉大,区县间的离散系数由 1.148 减少到0.989,表明区域间的平均工资差距则在逐步缩小 (人口处钱韬)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