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昌吉市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工作报告.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778933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1不不断断提提升升人人才才培培养养能能力力 为为昌昌吉吉经经济济建建设设和和社社会会发发展展 培培养养高高素素质质劳劳动动者者和和技技能能型型人人才才——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估工作汇报校校长长 金金 明明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自治区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估和指导,这对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我代表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三月, 《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下发后,学校及时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聘请专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解读,编写了《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评估工作手册》,组织了以评估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迎评工作安排意见》,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迎评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并积极开展了整改工作。

      下面我就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工作及评建成效向各位专家、领导做简要汇报,请予以指导我的汇报分为五个部分:一、历史沿革和办学现状;二、树立正确办学指导思想;三、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评建成效和自评结果;五、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一、历历史沿革和史沿革和办办学学现现状状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位于西郊乌伊路南侧,1974 年成立的原昌吉县“五·七”大学,当时曾举办过多期电工班、养殖班、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2水利、机械加工班等1978 年更名为昌吉县农业高中,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中班生源为县一中和州一中招录后第二批录取的初中毕业生1983 年昌吉撤县建市1989 年,昌吉市农业高中并入位于乌伊西路 179 号的昌吉市城郊中学,成立昌吉市职业中学,继续开设缝纫、畜牧、电工、美容美发、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专业,同时开始招收民族学生,开始举办全日制中职班昌吉市职工学校位于昌吉市青年北路 10 号,成立于 1981 年,主要承担城镇职工初、高中文化补习,举办业余高中班1985 年在职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昌吉市职业高级中学,与昌吉市工农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对外挂职工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两块牌子,1986 年开始招收首批电工、司炉班,次年又招收标准计量、化工、电工等职业班1994 年,昌吉市职业中学与昌吉市职业高级中学、昌吉市职工学校合并,成立昌吉市职业中专学校,一校两部一部(原职业高中)有教职工 74 人,在校生 500 余人,二部(原职业中学)教职工 112 人(其中哈语教师 9 人),在校生 480 余人1998 年 9 月,昌吉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昌吉市职业中专,成立了昌吉市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至此,一部有教职工 119 人,在校生 377 名,二部有教职工 102 人,在校生 766 人1998——2001 年,昌吉市成职教中心(昌吉市职业中专)在校生规模在1000 人以上,举办各类短期培训 22 期,培训 1074 人次,教师继续教育 700多人次,昌吉州小学校长岗位培训 80 多人次,教师计算机应用、普通话过级培训 540 多人次2001 年,职业中专二部改为昌吉市第三中学,二部民族职教师生并入昌吉市职业中专一部,其他民族教师与民族学生并入昌吉市第三中学至此,重新调整后的成职教中心校园占地 16 亩(仅剩一部),教职工 116 名,全日制在校生 451 人,同时承担各类岗位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民族职业教育、大专函授教育等。

      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32005 年 6 月,昌吉市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被自治区教育厅确认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1 年至 2008 年,学校开设幼儿教育、石油开采、机电、汽修、旅游服务等专业,全日制在校生 1500 余人 2008 年秋季学校迁入现址(解放北路 102 号),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原址用于举办成人教育、各类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形成一校两区,挂昌吉市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昌吉市职业中专两块牌子学校占地 63 亩,办学建筑面积总计 22753 平方米,主要有教学楼、实训楼、继续教育楼、公寓楼、餐厅、浴池、各类实训室等固定资产总值 44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 33.6 万册(含电子图书 30 万册),年收订各类期刊 102种,共收藏合订本 2500 余册;建成多媒体教室 9 个、校内实训操作室 33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6 个;建成了校园网,10 兆带宽接入 Internet;教育教学设施、体育运动场地、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中等职业教育开设加工制造、旅游服务、能源与新能源、文化艺术等四大类 7 个专业,在校生 1720 人,近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 95%以上。

      面向社会常年开展各类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年培训鉴定2100 人次以上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 82 人,其中专任教师 69 人;高级职称教师 32 人,占专任教师的 48%;专业教师 51 人,占专任教师的 74%;双师素质教师 40人,占专任教师的 58.2%;兼职教师 14 人,占专业教师的 27%学校现已设立昌吉州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单位、自治区计算机安全员培训考试定点单位、昌吉州第十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昌吉州再就业培训基地、昌吉州计算机中级培训点、昌吉州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昌吉市青年中心、昌吉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昌吉市残疾人联合会定点培训单位形成了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一体、校企合作为主要办学形式的成人与职业教育格局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4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恪守“求实、精炼、和谐、自强”的校训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育人理念,按照“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品行良好、就业率高”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不断丰富校企合作的办学内涵,遵循“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服务经济”的办学思路,深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二、树树立正确立正确办办学指学指导导思想思想(一)(一)明确明确办办学思路学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劳动力需求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二)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二)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观观念念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品行良好,就业率高”为代表的完整办学理念和思路,在探索农村职业学校办学规律方面独具特色形成了“一个确保、两个到位、六项落实”的管理理念(即确保以教学为中心,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把德育工作、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毕业生就业和招生工作、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五大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活动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和职业活动过程对接;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瞄准市场办专业,瞄准岗位定课程”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学生技能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教改理念;形成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了“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5补,拥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理念;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教结合理念;形成了“出口拉动进口”即“出口畅,进口旺”的招生与推荐学生就业理念。

      三)(三)稳稳定教学中心地位定教学中心地位我校始终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把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决定教学中心地位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校长担任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专题会、座谈会,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协调处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逐年增加投入,加大校内实训实践、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提供有力的保障;分管校长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具体落实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矛盾,着力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教务科抓好日常教学,做好对各系(部)教学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系(部)制度,5 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系(部),参与教学活动、承担教学检查督查任务,并将该系(部)工作绩效纳入目标责任范围2、政策倾斜,制度保障,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制定了多项突出教学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第一、在岗位津贴、进修学习等方面向教学、教师倾斜。

      在逐步提高各类津贴标准的同时,突出提高教学一线教师的课时津贴和班主任津贴,使一线教师人均岗位津贴明显高出后勤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津贴第二、实施名师培训培养工程一是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和提高在职教师凡取得研究生学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高级考评员资格证的,以及其他代表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的,给予报销部分或全部学费二是鼓励教师昌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校长工作报告6争当骨干和栋梁制定了《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突出激励机制,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第三、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出台了《教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教研、科研、校本教材研究和开发等3、加大投入,优先保障,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近几年来,学校逐年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重点用于实训室、实训基地、校园信息网络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总价值达到 338.6 万元4、尊师重教,营造教学中心地位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技能大赛标兵”,树立教师在学校的尊崇地位,通过对教育教学先进典型的表彰、宣传、奖励,在全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尊重能人、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三、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质量量(一)(一)调调整整专业设专业设置,加置,加强课强课程体系建程体系建设设1、 、调调整整专业设专业设置,主置,主动动服服务务地方地方经济经济建建设设需要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加工制造、旅游服务、能源与新能源、文化艺术等四大专业群围绕昌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乌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完善针对旅游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改造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且扩大了招生规模;针对华能集团、众和股份、特变电工等多家企业的火力发电厂破土动工,我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