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987653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校大学生报考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公务员热”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王铁男王铁男【摘要摘要】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笔者针对 这一现象背后复杂的原因和其产生的多重社会影响进行专门的社会学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公务员热;理性选择;感性选择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在中国可谓经久不衰,反映出了官本 位思想在中国传统中的根深蒂固。古有科举制度,今有公务员考试。始于 1994 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近几年开始逐步升温,报考人数激增,公务员考试成 了继高考和考研之后,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被誉为“中国第一考” 。同时, 高校大学生作为报考公务员的主力军,其考公务员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 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这一现象背后复杂的原因和其产 生的多重的社会影响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探讨。 一、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背景(一)社会背景 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在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 会关注。公务员考试始于 1994 年,在 2002

      2、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开始激增。下 面我们来看一组国家级公务员考试考录比的数据。在 200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的报名人数为 12 万,考录比为 16:1;在 2004 年报名人数为 18 万,考录比为 15;1;在 2005 年报名人数为 31 万,考录比为 35:1;在 2006 年报名人数为 54 万,考录比为 48.6:1;在 2007 年报名人数为 74 万,考录比为 42:1;在 2008 年报名人数为 80 万,考录比为 46:1;在 2009 年报名人数为 105 万,考 录比为 58:1;在 2010 年报名人数为 144 万,考录比为 59:1;在 2011 年报名 人数为 141 万,考录比为 59:1;在 2012 年报名人数为 130 万,考录比为 53:1;在 2013 年报名人数为 137 万,考录比为 65: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明 显的看出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热度,而且以上数据还仅仅是国家级公务员考试 的数据,如果在加上省级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的地方性公务员考试的话,那么 这一数据无疑将会变的更加巨大。近几年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公务员考试培训 班也在激增,而且公

      3、务员考试用书也一直是各大书店的畅销书。高校大学生群 体作为报考公务员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存在是毋容置疑 的,而且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同时也产生了多重的社会 影响,对于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学术背景(二)学术背景 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具有复杂的原因和多重的社会影响,但是在 这一领域已有的研究都是一些简单的描述,其研究缺少理论性和系统性,呈现 出碎片化的特点。绝大多数已有的研究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 进行的研究,专门的社会学研究尚属凤毛麟角,而且仅有的一些社会学研究都 不约而同的从理想选择角度进行分析的。他们认为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是个 体的一种理性选择,群体的一种非理性选择。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他们都忽视了中国社会的感性。因此笔者认为仅仅从理性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是 片面的。首先理性选择是一个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是对社会进行研究 进而总结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中西方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方面都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因此用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的问题 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笔者在研究高

      4、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中引入刘少杰 教授提出的感性选择这一社会学理论。感性选择理论是在理想选择理论的基础 上提出来的,是一个针对理性选择同时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的理论。在本研究中 笔者将理性选择理论与感性选择理论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已有的研究 中存在的片面化的问题。因为感性选择理论尚处于一个开发阶段,这样本研究 就具有了创新性。因此笔者利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针对这一受到广泛社会关注 的现象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二、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原因分析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理性选择角度(一)理性选择角度 理性选择是从西方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拉来的概念,一般指合逻辑,合规律 有科学根据,经过思考的选择行为。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首先是迫于就业压 力。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高校扩招始于 1999 年,我 们来看一下近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2005 年为 333 万,2006 年为 413 万,2007 年为 495 万,2008 年为 559 万,2009 年为 610 万,2010 年为 631 万。大量增 加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也为我

      5、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毕业生人 数基数过于庞大,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毕业生人数还在 不断增加,每年还要在加上上一年没有成功就业的人数,所以大学毕业生的就 业面临着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结构 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导致结构性失业不断增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 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加上日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我国的就业形势 十分严峻。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实现就业,而公务员 考试制度无疑对于大学生群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其次我认为是公务员本身的职业优势。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 缺位,但是公务员却享有最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拥有养老,医疗等方 面的保障,还有住房补贴,这在房价飙升的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拥有很大的吸 引力。在当今的风险社会中,具有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务员职位对于大学 毕业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 而拥有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务员职业具有极大的社会声望和很高的社会地 位,根据陆学艺的中国社会十大阶层的划分,中国社会的第一阶层为国家与社

      6、会管理者阶层,即使最低层次的公务员也属于第五的办事人员阶层。公务员的 工作稳定,压力相对较小。如果按照全国近 500 万的公务员来计算,每年辞退 的公务员占总数的 0.05%左右,而每年大约有 3 万多公务员是主动辞去的职位, 粗略计算,公务员每年的流动率仅仅只有 1.25%,而企业的人才流动达到了 10%, 是公务员流动率的 8 倍之多,因为流动率极低,所以公务员职业被称作“金饭 碗” 。而且众所周知,公务员的工作时间较短并且工作环境较好,加班现象非常 少见,并不像企业工作那么辛苦。 还有越来越健全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公务员公开 考试选拔制度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 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使得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玻璃 房子中的考试” ,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这种公平的考试 制度更加适合他们。 (二)感性选择角度(二)感性选择角度 用西方社会学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虽然有时会起到很好的正作用,但是大多时候都是不适应的,这样的研究大多忽略了中国社会本身,研究大多 是不全面的。 理性选择是指合逻辑,合

      7、规律的社会行为,在已有的研究中分为理性选择 和非理性选择,而西方的非理性选择指的是不合逻辑,不合规则的行为。用这 种理论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明显是不全面的,因为中国人行事是有规则的, 只是不是西方的规则,所以中国人的这种特殊的行为既不属于理性选择,也不 属于非理性选择,而是属于感性选择。感性选择概念是在同理性选择概念相区 别的含义上提出的。中国人靠的是亲情关系,熟悉关系,并且尤为重要的是: 中国人行事是有规则的,只不过中国人行事的规则不是普遍化,概念化的原则, 而是作为传统和经验而发生作用的“礼” 。中国人社会行为方式的特征有:亲 情性,家族性,血缘性,圈子性,熟悉性。 首先对家族性进行分析,中国与西方在家族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 中国子承父业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择业就业有 着极大的影响,父母的职业观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子女的内心中,而且中国 与西方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子女更加依赖父母,所以在中国有很多 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职业是一样的,如教师之家,医生之家,当然公务员更 是如此,因为中国还是一个人情社会,如果父母是公务员的话,那么子女报考 公务

      8、员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所以说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会受到 家族性的影响,这对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感性选择。 所谓的圈子性是说高校大学生平时所接触的社交圈。在公务员考试报名中 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裸考” 。这类报名考生有的只是报名,并不去参 加考试。还有的即使去参加考试,考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复习,完全是一种试 试的心态。这类现象就完全无法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了,我认为造成这种行 为的原因是感性选择中的圈子性。用感性选择理论解释这类现象就是,很多人 并不是要考公务员,他们报考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圈子中的绝大多数人 都报考了,所以他们也报名考试。所以经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 文科类专业的报名率远远高于理工科专业。因为文科类专业大多会去参加公务 员考试,所以会带动他们身边更多的文科生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而理工科类的 学生大多不会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相应的这种圈子性作用就会更加减弱了。在 西方求职时有弱关系理论,即西方人的工作的获得更多的是依靠和自己关系并 不紧密的人来提供的。而在中国求职是一种强关系,即中国人工作的获得更多 的是靠和自己保持关系紧密的人提供的。这种强关系就是感性选择中的圈子性, 在一个圈子中,群体往往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对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有影响的还有感性选择特征中的熟悉性。为什么 有这么多大学生去报考公务员,大家都知道考公务员的难度,为什么还不约而 同的去报考?我认为这正是熟悉性的作用。大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考试了,中国 的应试教育培养下的大学生,从小学开始考试直到大学,长达 10 多年的不间断 考试,所以说中国大学生最擅长的就是考试了。这正式熟悉性的作用,大学生 在进行社会选择时感性选择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的。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刘少杰.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 J.江苏社会科学,2002(2).

      《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由会员kms****20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