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新泰市.doc
4页山东省新泰市山东省新泰市开放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国各级行政区划编辑词条分享本词条由颠峰人类创建,共有14位协作者编辑了17次最新协作者:范遥 ,天之魂,阿磊骨头,三千烦恼丝 ,华天聿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泰沂山脉中段,西靠泰山,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南临孔子故里曲阜,北依三齐旧壤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6.9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7个行政村2007年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31位,在全省30强中列第5位纠错 编辑摘要目录目录1 概况2 工业经济3 民营经济4 农业经济5 对外贸易1 概况2 工业经济3 民营经济4 农业经济5 对外贸易6 历史文化7 历史名人8 文艺9 物产10 旅游11 参考资料新泰市新泰,是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这里被山带河、风光秀美,历代在此建邑置县,经营相继数千年来,帝王巡幸,圣贤流连,名臣牧守,可谓风云际会,兵戎胶葛,演出过不少威武雄壮的活剧新泰本土地英彦辈出,名贤不绝,其人其行,犹如日月行天,令人仰止漫漫历史长河,积演成灿烂的新泰古代文化 新泰市新泰市 - - 概况概况新泰市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泰沂山脉中段,西靠泰山,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南临孔子故里曲阜,北依三齐旧壤。
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6.9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917个行政村2007年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31位,在全省30强中列第5位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市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全省首届文明城市、首批“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省级双拥模范市、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市、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市、全省就业再就业先进市、省级园林城市、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等3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新泰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极端最低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8.4℃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多211天,最少170天作物生长期245.9天,零度以上持续期284.1天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715.2毫米,年最少降水量422.1毫米年平均日照2327.3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06.8焦/平方厘米文化历史文化历史1966年新泰市在放城镇乌珠台村出土了一颗距今3—5万年的智人牙齿化石,充分证明新泰是上古东夷区域开化最早的地方。
东夷人在泰山周围创造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在新泰都发现了多处遗址东夷先民对泰山崇拜的文化活动,以及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既封泰山又禅梁父及云云、亭亭等,也深深影响了新泰西周建立,新泰属于鲁国,菟裘(今楼德镇)被鲁隐公预定为休沐邑而曾记载于《左氏春秋》 ,其后的新泰饱受孔子洙泗讲学的熏陶,又接受了邻邦齐国活跃的稷下学风在齐风鲁雨中,这片土地上名人荟萃,柳下惠著名于春秋,高堂生传礼于西汉魏晋以降,羊氏家族世代簪缨,流风遍于大江南北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徂徕山麓,另为“竹溪六逸” ,成为诗坛佳话而且理学先趋徂徕夫子石介的孙婿──金朝大书法家、文学家党怀英也居于此地,特以“竹溪”为号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新泰宋代以迄明清,成为科第不绝,甲于邻县而冠盖相望的读书之乡,同时也铸就了新泰人勤劳善良的纯朴民风新泰市物产资源物产资源全市耕地面积106万亩,平原、山地、丘陵各占三分之一,历史上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及各种优质干鲜果农副产品横山丝、浮丘白草辫久负盛名,板栗、山羊板皮蜚声中外新泰芹菜、泉里鸭蛋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山东省首届绿色食品评选,新泰芹菜、半蔓大花生、马家赛子香椿芽榜上有名。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金属矿种金、铜、铁、铝、铌、钽、银、铅、锌、硫铁10种,非金属矿种煤炭、石英、长石、花岗岩、石灰石、滑石、云母、蛇纹石、粘土、黑辉岩、绿辉岩等11种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炭储量16亿吨,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新汶矿业集团位于境内,并有地方煤矿29家,年产原煤400多万吨,为全省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交通通讯交通通讯京沪高速公路、莱新高速公路交汇分别穿越境内51公里和27公里,二0五国道、0九公路、蒙馆公路、济临公路、新枣公路跨越境内179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552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131公里/百平方公里磁莱铁路贯穿境内,段长64.9公里,辖9个车站所有这些,山东省新泰市为新泰走向世界开辟了宽阔的大门,1个小时可直达济南机场,5个小时可分别到达东部沿海港口及北京、上海同时,新泰的邮政通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固定达到22万部,移动达到23.8万部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近年来,新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新泰市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按照“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和“两个高于、两个确保(本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30强、高于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平均水平,确保在全省30强、在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位次不断前移) ”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建设经济强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招商战略,坚定不移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