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性空思想研究的一个面向

22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7986219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性空思想研究的一個面向: 判定中論是阿含通論的綜合省思黃瑞凱南華大學人文學院生死學研究所提要:提要:2001 年,釋如石法師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對印順導師及其所影響的當代學風提出質疑與 批評,衝擊了學界與教界,引發廣泛的討論。在如石法師的臺灣佛教界學術研究、阿含學風與 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一文中,對印順導師許多觀點提出極為嚴厲的批評,甚至質疑其學術 研究之成果與態度, 可能對佛教造成嚴重的破壞 。而其所列舉的第一個例證便是中論是 阿含通論考 。無獨有偶,西方中觀學、龍樹學的研究中,對於該如何解讀龍樹中論意 義、價值之所在,也有多派不同之意見;而針對此一論題,也有眾多不同的判讀方式,眾說紛紜, 令人無所適從,可見這的確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但特別引起筆者研究興趣的原因是,印老自早期著作中觀今論便已完成,乃至後期 著作空之探究仍未更動的此一創見:中論是阿含通論 ,究竟在性空學、龍 樹學的研究上,扮演何種地位?中論 、 般若經 、 阿含經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印順導師 此一觀點,是否如同批評者所言,是未經證實的片面研究成果或偏頗的結論,則可能對佛 教造成嚴重的破壞?再者,批評者與相關回應者

      2、對此一命題的探討尚缺乏較完善的、全面性的 論述與詮釋,故本文嘗試整理圍繞此一命題的相關論述,從中西方文獻對比、義理分析、現代意 義與詮釋等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藉著學術研究求真的特質,釐清問題核心之所在。本研究發現並以為,在經過對中論全文、科判、義理及中西學界相關旁證的邏輯比對, 筆者認為龍樹造論,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而將(大乘)佛法的正 見,確立於緣起中道的磐石。所以筆者同意印順導師獨排他議的見解: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 抉擇阿含經 (及阿毘達磨論 )義,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 。關鍵詞:阿含經,般若經,中論,緣起,一切法空,三乘共空2一、引言:爭議的話題2001 年夏末秋初,釋如石(陳玉蛟教授)發表了一系列文章1,針對印順導師在佛學研究領域的成果,及其所影響的當代學風做一質疑、批判或貶抑,震撼了學界與教界,而引發廣泛的討 論。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相關人士並為文回應,後集部分文章為現代大乘起信論2一 書。而由釋昭慧、釋性廣領導的弘誓學團,率先在弘誓通訊雙月刊中,發表對如石法師各項 質疑的學術反批評 。3相關回應文章並在 2002 年四月結集成世紀新聲當代台灣

      3、佛教的入世與出世之爭一書,由法界出版社發行。而如石法師等此類與印順導師立論點不同的批判性 文章,佛教史學家藍吉富更在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稱此為後 印順時期,印順學說繼承者必須面對的挑戰。其中一牽涉較廣的論點,便是中論是否為 阿含通論? 。但至今除了釋如永印順法師的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之探討4一文,以 文獻學角度,從梵、藏、漢諸版本的般若經中,對中論 皈敬偈進行比對研究,並從 巴利藏中,進一步證成印順導師的論點之外,至今仍尚未有較全面的、深入的論述。所以,本文 探索動機之一是,在學術研究求真的精神下,讓證據來說話,釐清問題真相;而若藉由學術 研究方法、工具而更可以釐清不同思想的差異,也未必不是不同思想傳承者之福。檢視如石法師的文章,可以發現一系列的文章都嘗試對印順導師學說定調。在臺灣佛教界 學術研究、阿含學風與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一文中,如石認為印順導師的相關學術研究, 及引領的所謂人間佛教、阿含學風,淺化、窄化了大乘佛教。而為了維護中國傳統的大乘佛 教及藏傳佛教,如石法師質疑印順導師的學術研究及創見多有謬誤,有誤導學術、破壞佛教之嫌。 他並舉了六個所謂學術上,印

      4、順導師所犯的錯誤,來證成其觀點。列名第一條的,便是引起筆者 為文動機的中論為阿含通論考。對此一命題,釋如石認同藍吉富、陳學仁的研究成 果,認為應該修正為中論為般若經通論,而般若經是直貫阿含的,並藉此 來駁斥中論為阿含通論此一印順導師創見。但可惜的是,如石法師並未進行詳細的 分析與論證。他在文中只引說:1 這些文章是:1.臺灣佛教界學術研究、阿含學風與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 , 香光莊嚴第 66、67 期,2001 年 6 月、9 月出版。2.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永恆懷念是大乘起源與開展的動力嗎? , 中華佛學 學報第 14 期,2001 年 9 月出版。3.本生譚的詮釋 , 普門學報第 5 期,2001 年 9 月出版。2 現代大乘起信論如石法師論文集 ,南投,南林出版社,2001,10。3 弘誓第 53 期,2001 年 10 月出版。釋昭慧的文章題為方法學上的惡劣示範評如石法師大乘起源與開展 之心理動力 ,江燦騰之文題為關於後印順導師學的批評問題從陳玉蛟先生的兩篇書評談起 ,主要是 回應如石法師在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永恆懷念是大乘起源與開展的動力嗎?一文。釋昭慧後續在 香光

      5、莊嚴68、69 期中,以出世與入世的無諍之辯一文,回應如石法師之臺灣佛教界學術研究、阿含 學風與人間佛教走向之綜合省思。4 釋如永, 印順法師的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之探討 , 2001 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 ,台中:正覺堂。3中觀今論一書說: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 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然而,藍吉富在漢譯中論初探一文中,卻對上述論 點作了非常合理而委婉的批判:如果說中論的基本思想與阿含經是協調一致的, 或說中論義理的淵源可遠溯到阿含經,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若強調中論是為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而撰,這種說法似乎 有點勉強。因為毫無疑問地,中論思想所受大乘般若經的直接影響,遠比受之 於阿含經的影響為多為深。所以,與其說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倒不 如說中論是般若經的通論,而般若經義是直通阿含經義的。5除此之外,如石法師並未就引文多做解說,何以吾人可以認定毫無疑問地,中論思想 所受大乘般若經的直接影響,遠比受之於阿含經的影響為多為深。?這樣未經嚴謹學 術辨正的嘗試並未能獲得同情。這也是本文研究之動機:還思想差異之原貌,釐清問題核心之所 在。再者,如

      6、石法師又引陳學仁修正的意見說:與其說中論是阿含的通論,倒不如說 中論是阿含的申論。同樣可惜的是,如石法師仍未能對問題的相關論點做比較、討 論。而目前與如石法師相關的回應文章,也未完全對中論為阿含的通論這此一印順 導師創見,加以分析辨正6。另外,西方學者如 A. K. Warder 及 R. H. Robinson 也對此問題有不同的意見,爭論之處略同於前述兩方論者;新近,更有丹麥籍學者 C. Lindtner 提出了從中論 各品結頌與楞伽經的對比,推論中論實受楞伽經影響,試圖證成從其他不同向度來 理解龍樹思想的可能。本文不避鄙陋,嘗試從東、西方學界等各方意見,以文獻對比、義理分析 為主要方法,對此命題作一辨析。主要論述部分擬從幾個步驟來說明:(一)印順導師的創見。說明印順導師研究的成果中論為阿含通論考的三項理 由。(二)主要的異見。以現有正式的學術文獻,說明反對或修正此一命題的主要意見。在台灣 學界方面,介紹藍吉富與陳學仁(陳佾)的看法。其重要的修正意見為:中論為般若經 之通論,而般若經經義是直通阿含經7。在西方學界方面,簡介 A. K. Warder 、R. H. Robinson

      7、等西方學者的爭論情形,及 C. Lindtner 從楞伽經的角度與中論各品結頌性質 比較所得的發現,與其理論困難之處。文中並對主要的反對意見作評述。(三)印順導師創見的再考察。此一部份則是在正反意見並陳後,經過綜合省思並作要點歸 納,發現爭論的核心應是:對三乘共空、大乘另有法源的觀點認知不同,並提出可資證 明命題成立的其他證據。最後,再簡要的總結本文論點。限於篇幅,除了本文所要進一步研究的命題外,如石法師餘 下的各項論點,並不在本文論述範圍之內。有興趣進一步探討者,請自行參閱相關文章。5 香光莊嚴第 67 期,2001 年 9 月出版。頁.108b-c。6 這應該是尚未定案的學術工作者之工作。弘誓學團的回應屬於較廣泛的方法學層面,從種種學術方法的使用與辨正來對如石法師作回應,所以,細部的學術考證,可能便成為遺珠之憾。7 藍吉富, 漢譯本中論初探 ,頁 41,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48 冊。4二、中論為阿含之通論考相關爭議之探討(一)印順導師的創見:中論為阿含之通論印順導師在晚年著作空之探究序文中,援引其早年著作中觀今論說:中論卻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將(大乘)佛法的

      8、正 見,確立於緣起中道的磐石。 8筆者檢索印順導師妙雲集及諸家之說,發現似乎沒有比中觀今論更早期的資料,是 主張中論是阿含通論的。故推論在華文佛教界,此一命題的確是印順導師早在民國 36 到 38 年便已完成之說,一直到晚年的著作,不曾更改。雖然在空之探究序文中,他也表 明此一命題乃出自於其個人論斷,未必受到佛學界的認可,但檢視其性空學主要的著作, 中觀 論頌講記第 12、29、42、43 頁, 中觀今論第 1724 頁, 空之探究第 209214 頁,及 思想史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第 134、135 頁等,仍可以發現其觀點是一貫的,有其脈絡可循, 是一以貫之的。所以如果印順導師的研究真的導引了學界的學風,那麼值得進一步思惟的是: 印順導師自始至終未曾更動的見解中論是阿含通論 ,究竟在性空學、龍樹學的 研究上,扮演何種地位?此論點的背後,又可能對舊觀念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在民國 36-38 年的中觀今論講說及完稿中,印順導師便倡說中論是阿含經的 通論9。其晚年著作空之探究中,他又再一次的強調中論與阿含經之間的關係。10他 認為:緣起、空、中道雖是大乘所弘揚,但並不是離了阿含經而獨有的,而是

      9、阿含的本 義。現依空之探究說明的次序略論如下:1.中論開首的皈敬偈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八不中道是中論開頭的兩個歸敬頌,雖只是本文的引子,但青目釋指出的,它解明 了寫這部論的目的。也認為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 說。 11。後來無著寫順中論解釋這二頌,全名為順中論義入大般若初品法門 ,即認二頌 為大般若初品十萬頌的入門,論開頭還說如是論偈。是論根本。盡攝彼論12。這可代表印度 學者的看法。8 釋印順, 空之探究 ,序文頁 1。 中觀今論 ,頁 24。9 釋印順, 中觀今論 ,頁 17-18。10 釋印順, 空之探究 ,頁 209-214。11中論青目釋卷一 ,大正三十一中。12順中論 ,大正三十三十九下。5但印順導師首先分析中論開首的歸敬偈,認為是以八不來說明緣起之奧義。緣起法是離 二邊而不執的中道說,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因為緣起就是中道,所以八不又稱為八不 中道 ,是用來詮釋緣起的。印順導師對八不中道細部的解說認為, 不生亦不滅在闡明 阿含的涅槃無為涅槃是苦的止息;而在阿含經中,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說。故不生不滅隱合此故彼的法則。 不常亦不斷則是提示離常斷兩邊的中 道,可視為雜阿含經 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

      《性空思想研究的一个面向》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空思想研究的一个面向》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2022年家长会心得体会集合15篇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