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19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6031032
  • 上传时间:2018-03-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8.78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第一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二二等奖: “等奖: “广东省土壤资源及其作物适宜性图谱研究广东省土壤资源及其作物适宜性图谱研究”项目项目简介简介 由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同主持的 “广东省土壤资源及其作物适宜性图谱研究”获得 2006 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本项研究以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 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 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广东山区综合科学考察、 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资源调查及土壤农业利用区划等几十年来积累的数据资源,以及广东土壤 、 广东山区土壤 、 珠江三角洲土壤 等相关资料为基础; 同时进行野外资料收集、 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 共收集 300 万字资料,数十万数据,数百幅图件;并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共采集样品 500 多个,分析土壤样品 300多个,分析数据上万个,标准诊断剖面 68 个,照片近千张,涵盖广东省范围内的 131 个土属;将这些数据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土壤学、地理学、作物栽培学、气候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和技术进行土壤及作物图谱研究, 完成了广东省土壤资

      2、源及作物适宜性图谱研究、 1:20 万数字土壤数据库、1:100 万土壤营养、微量元素等 16 类全系列数据库、构建广东省 64 种作物适栽性因子体系及分级标准和适宜性评价图谱。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或成就: (1) 综合运用土壤学、地理学、作物栽培学、气候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进行土壤及作物图谱研究,提出了土壤资源管理、评价及作物适宜性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2) 首次提出土壤图谱的理论,发展和完善了其方法、技术和理论体系。系统地完成了广东省 130 多种典型土属的代表性剖面及景观资料图谱,完成这些土属理化性质、性状、生产利用性能分析和研究。 (3) 在全国首次完成省级 1:20 万数字土壤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和 1:100 万土壤营养、微量元素等 16 类全系列数据库建库工作;完成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及基于 WEBGIS 的网络共享系统,丰富了土壤学研究的内涵,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4) 在全国首次提出大范围和多作物适宜性评价新的方法,构建广东省 64 种作物适栽性因子体系及分级标准和适宜性评价图谱。 (5) 将模糊变权评价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灰色关联分析进行集成创新,创建了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指

      3、标体系。 本成果共出版专著 3 册,其中 64 万字的专著“广东省土壤资源及作物适宜性图谱”由广东省优秀专著出版基金会全额资助出版。共发表论文 210 余篇,其中 SCI/EI20 篇,ISTP5 篇,CSCD103 篇,共引用 422 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 6 次(其中国际会议 2 次,地区会议 1 次) 。授权发明专利 1 项,版权登记 1 项。本项目培养博士 3 人、硕士 18 人。 本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全省耕地地力调查、珠三角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元素调查、 广东省土壤污染调查、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定级等几十个项目。 二二等奖: “等奖: “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地力退化机理及其防治技术途径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地力退化机理及其防治技术途径”项目项目简介简介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中南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所、福建林学院杉木研究所共同完成的 “我国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地力退化机理及其防治技术途径” 获得 2006 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本项目累计完成临时调查详测样地 248 块,获得分析实验数据 3

      4、000 多个;营建了一系列合理施用化肥、 不同细菌肥料以及不同植被盖度的林下植物群落等定位和半定位研究样地。 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在地力衰退方面: 提出桉树林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是地力衰退的根本原因; 揭示出土壤有机质、 速效氮及生物学活性降低是导致杨树及落叶松地力衰退的关键因子; 发现连茬马尾松林土壤速效 N、P、Ca2、Mg2及生物活性明显降低,是导致地力衰退的关键因子;发现衰退土壤中真菌出现了两个新的优势属种; 研制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合理配方施肥, 能有效地防治第三代杉木林产量下降; 发现与不同前茬的杉木林生长呈正相关的主要因子是土壤转化酶活性、 土壤镁离子含量、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杉木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因子,是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阐明了在杉木适生的黄红壤立地条件下施用磷肥能促进林木生长及其对土壤不同形态 P 含量的影响,揭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演变与林木生长关系。 在维护地力技术途径与措施方面: 将不同种细菌肥料施用于非豆科树种的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如马尾松、杨树、落叶松以及桉树,均取得明显的增产效用,并阐明了其作用机理。研究出桉

      5、树大量、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方案及叶片营养诊断标准。提出杨树营养诊断标准及最佳配比。建立了马尾松叶片营养诊断指标及 N、P、K、Ca、Mg 营养诊断参数和产量预估模型。优选出合适的混交树种、混交比例及模式。揭示了桉树等五树种混交林维护和恢复土壤功能机理。研究了林下植被不同盖度对提高土壤有机、无机养分含量、改良微生物区系组成、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生物化学活性的定量影响。 第第二二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一等奖: “一等奖: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项目项目简介简介 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完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原理研究”获得 2007 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本项目是 20 余年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城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总结。它以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土壤修复、环境土壤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主线,以土壤复合污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认识其基本环境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 从本质上揭示了土壤污染物的交互作用、环境行为及影响机制: 从化学动力学、根际化学、植物

      6、元素化学和溶液化学等方面开展土-水-植物系统中各种类型的重金属复合污染交互作用的研究,阐明了交互作用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和污染土壤退化的机理;确认了土壤胶体可作为苯酚和苯胺类有机污染物与 CrVI 之间的化学反应催化活化中心。 解决了土壤性质对重金属吸附影响因素的综合表征和其与植物吸收之间的量化关系; 创建了同时考虑土壤背景值、土壤标准值及在土壤中价态效应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复合污染的表征方法;对“土壤环境容量”提出了修正方法;区分了植物吸收的肥料源和土壤源 Cd,评价了长期施用含Cd 磷肥和集约化养殖畜禽肥料对水质的潜在污染风险。 发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和电动修复,从长期定点试验的结果拓展到矿山修复的实际应用。 揭示了土壤活性硅与重金属钝化的良好相关性; 系统研究了超积累植物修复和植物诱导修复原理; 解决了电动修复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并扩展到中试试验。 在基础研究拓展、 深化与凝练的基础上发展和充实了环境土壤学的学科建设。 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农产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生态与环境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系列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在土

      7、壤环境保护、 农产品安全和政府决策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至 2005 年底,本研究项目共出版专著三部,发表论文 171 篇,他引总次数 1139;其中,SCI收录论文 37 篇,他引次数 126;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他引 319 次。 二二等奖: “等奖: “黄土区土壤侵蚀动力过程模拟与植被调控机制研究黄土区土壤侵蚀动力过程模拟与植被调控机制研究”项目项目简介简介 由西安理工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 “黄土区土壤侵蚀动力过程模拟与植被调控机制研究”获得 2007 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本项目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点和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 围绕建立黄土高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模型这一目标,在土壤学、水土保持学、水力学、侵蚀动力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径流功率理论以及试验仪器研制与开发等有关学科交叉的基础上, 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 揭示了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根系的行为机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阐明了主要土壤环境因子与根系

      8、之间的响应关系, 计算了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利用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实现了坡面水流的分散剥离输移沉降过程的连续观测; 揭示了陡坡坡面流的滚波流特征, 指出滚波的随机性和叠加性是形成跌坎进而形成细沟的直接原因; 建立了坡面水蚀产沙率与径流能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确定了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动力条件; 系统研究了草类植被空间结构和配置方式对坡面、 坡沟侵蚀产沙特征的调控机制, 揭示了草类植被及其空间配置方式对坡面挟沙水流水力特性及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调控机制; 阐明了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侵蚀产沙的响应和调控机制; 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的流域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建立了以径流侵蚀功率为参数的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并运用长系列水沙资料进行验证。 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土壤侵蚀动力学和水土保持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及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项目共出版学术专著 3 部,发表文章 85 篇,其中 30 篇被 SCI、EI 检索收录,52 篇论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9、)收录;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2 篇,其中大会报告 5 次。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并得到了一致好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解决和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 7 名,硕士研究生11 名,在站博士后 2 名,出站博士后 3 名。 二二等奖: “等奖: “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施肥技术研究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施肥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简介简介 由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两单位共同完成的 “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施肥技术研究”获得 2007 年度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该成果把蔬菜合理施肥作为广东蔬菜生产节本增收的手段, 把提高广东蔬菜产量和质量、 保护农田环境、促进蔬菜生产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断为总体思路,集成平衡氮钾与活化磷技术相结合之氮磷减量化蔬菜施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如下成果: 率先明确广东省主要类型菜田土壤的 5 类代表性蔬菜营养需求特点, 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上农民盲目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造成成本增加、威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等突出问题,首次集成了平衡氮钾、磷素活化和施硅调控重金属的研究思路进行蔬菜施肥技术研究。 发现了优质高产前提降低叶菜硝酸盐含量和降低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施肥技术、 施过量禽畜粪肥对产量、品质和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首次将磷素活化技术引入蔬菜。并由此率先提出叶菜、瓜、豆、茄类和冬种马铃薯的无机肥、有机肥施用量及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制订出省地方标准,成果的应用使 5 类蔬菜平均增产 195.1 公斤/亩,节约肥料成本 14.3 元/亩。 揭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施肥降低小白菜重金属污染的效果和机理。 证明施硅能有效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其重金属的吸收。 本成果已成功在多个蔬菜基地进行示范, 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和科技下乡活动, 对全省各市有关土壤肥料技术人员和省内各大蔬菜生产基地, 到村镇面对农民, 通过培训班、 巡回指导、媒体宣传等多形式途径进行行之有效的层层推广活动。 发放数万份宣传资料, 推广工作覆盖了全省各大蔬菜生产基地。近三年 10 多个县区累计推广应用 458.23 万亩次,成果技术的使用使各种蔬菜平均增产 195.1 公斤/亩,施肥节约肥料成本 14

      《第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由会员ldj****2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届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