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0.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5752667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0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1) 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2) 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3) 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就此次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时间而言,在教师群体中,中年教师无疑是率先实施的对象1、临退休老师收入增加老师退休之后拿到的养老金肯定没有工作时拿到的工资高延迟退休时间,再多拿几年工资,对于经济压力大的老师来说,无疑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推崇晚婚晚育,很多老师选择在30岁甚至是40岁之后要孩子,退休时正是孩子也要结婚的时候,延迟退休可以减轻部分教师的经济压力2、更好地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有些醉心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一生都扑在教育上,即便是退休了,也希望能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很多60岁的老师依然很有精力,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老师退休之后,又被学校反聘。

      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年轻人主要的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常常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老人,对于忙了大半辈子的老年教师来说,突然闲置下来是很容易感到空虚的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有利于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3、更加接近教育本质,更好地教书育人4、有利于教师的新老传承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做好新老传承,弥补现阶段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很多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让你的学生成为你实践失败的承担者弯路还是少走得好年长的人都比较喜欢教导别人,老师又是个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加在一起,老教师肯定也很乐意去给予年轻教师指导1、正常晋升受阻,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老教师退休,学校需要吸纳年轻教师,有利于学校改善教师年龄结构,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的新教师将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教学岗位的名额有限,老教师不退休,年轻教师就无法填补上来老教师教学成果显赫,很使得青年教师笼罩在其光芒之下,难以跳将出来2、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如果延迟退休,让这些老教师继续工作,再去面对一个或几个班级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孩子,难免影响教学质量3、综合能力有欠缺,难以胜任教学岗位虽说“活到老,学到老”,可大部分教师进入中年以后,知识更新速度本身就很慢,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若延缓退休,这些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2.1%的、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掌握较慢或者直接不会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的老教师,如何能跟上时代潮流,胜任现代化教学?也许有人会认为老教师积累了一辈子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身上有着丰富的资源,然而,这恰好是这些老教师的“短板”,经验越多,他们越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很难与时俱进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

      老师不是医生不是越老越精老教师延迟退新教师难晋升而且,老教师一直不退休会影响年轻教师的正常晋升,不利于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延迟退休不宜“一刀切”在沈增宏看来,教师延迟退休不宜“一刀切”,应该区别对待,尊重个人意愿对于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教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延迟退休;对于那些条件不允许,到退休年龄就想离开学校的教师,可以直接按原法定年龄退休有教师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愿意继续工作,也可以延迟退休不过,他们不再适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了,可以安排让他们做一些培训、工作,或关心下一代工作等,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沈增宏表示,对于延迟退休的教师,都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x1.2%(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