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
9页嘉祥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 24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恓惶/栖息 颁布/皈依 市侩/脍炙人口B.蕴藉/氤氲 帷幄/斡旋 淳厚/谆谆告诫C.岑寂/涔涔 喑哑/歆羡 挈带/度长絜大D.罪愆/敷衍 彤云/坍塌 唏嘘/面面相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繁冗 惫懒 汲汲可危 驾轻就熟B.喧腾 措辞 实至名归 叩人心弦C.捍卫 毗邻 讳莫如深 防微杜渐D.栅栏 搏弈 萎靡不振 溢美之词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谣言是更可怕的“禽流感” ,因为“禽流感” 的只是人的肌体,而谣言则动摇了人的精神意志,其引发的社会恐慌比禽流感病毒本身更具有破坏性②大哲学家、大科学家 认为美是难以定义的,门外谈美的人就不必讲究美与审美的定义、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了Ks5u③从事 时尚产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颠覆自己,设计出的作品才可能是 的优秀作品。
Ks5uA.侵蚀 尚且 出类拔萃 B.腐蚀 尚且 鹤立鸡群C.侵蚀 况且 出类拔萃 D.腐蚀 况且 鹤立鸡群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应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国际关系准则,为促进世界的繁荣、稳定、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B.P2P(个人对个人)的融资模式是指在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情况下,以双方可以接受的利息向陌生人借钱,或者把钱借给陌生人的这样一种网络交易平台C. 《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D.参赛作品有些还没有跳出概念化、简单化的窠臼,创新含量不高、制作粗糙笨拙、亲和力不足、时代感不强等通病普遍存在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辩称枪击台湾渔船是因为后者试图撞击巡逻船,媒体要求海岸警卫队解释当时不经鸣枪示警而直接射杀渔民的举动是否得当?B.以“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粮食科技活动周于近期举办,举办这一活动旨在增强民众爱护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C.美国航天局 5 月 17 日透露,对月球进行监测的一台自动望远镜拍摄到一块 88 磅重的石头(约合 40 千克)撞向了月球表面,发出了一道亮光。
D.在烟台牟平建设的国家网球训练中心将分为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训练工作区、国际高水平运动员 VIP 训练区、受伤运动员康复及疗养区三个大区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置币遗单于(赠送礼物)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屡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偷偷) B.固请,召有司案图(审察、察看)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C.因泣下霑衿(眼泪) 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退几步)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次)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 左右欲刃相如(杀)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起)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谢:道歉。
②自分已死久矣 分:名分,职分B.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 ,仔细 ②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肥沃C.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②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中D.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讨论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仅仅是学者的读法 ①惟其如此,不同时代的个人在阅读它们时,都会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②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③真正的经典应该在当下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④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⑤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属于每一个人,理应有多种读法⑥因为经典不仅仅属于历史,还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A.④②361⑤ B.④②③①⑤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③⑥④②①⑤二、古代诗文阅读(41 分)(一) 文言文阅读(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 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郁然负公辅望 负:辜负 C.趣内阁撰敕 趣:通“促”,催促D.廷和先累疏乞休 累:屡次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 分)①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 分)(2)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5 分)(二)古诗文阅读(20 分)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0 分)浣溪沙李清照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①掩流苏通犀②还解辟寒无?【注】①朱樱斗帐:指绣有樱花的方顶小帐③通犀:《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交趾国进贡犀牛角一只,色黄似金,置于殿中,有暖气袭人,名曰辟寒犀这里指犀角梳1)上片景物有什么特点和作用?(6 分)(2)请赏析结尾一句的妙处。
(6 分)14.古诗文默写(10 分,每空 1 分)(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 《定风波》 ) (3)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雨霖铃》 )(4)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千古江山,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 《声声慢》 )(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9)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贾谊《过秦论》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阿 红 1922 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如黄钟大吕般奏出生命强音1937 年南京大屠杀前,吴良镛跟随哥哥辗转武汉、重庆等地,边谋生边求学1940 年,吴良镛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来,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阙”》(阙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能在建筑大师身边工作,更是他梦寐以求的做梁先生的助手,近水楼台,能有机会看到他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让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许多建筑学知识,可以说,梁先生是我学术人生的引路者……”谈起恩师梁思成,吴良镛眼里充满感恩之情可以这样讲,是梁思成夫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行事为人,如何做学问……”时至今日,吴良镛仍对当年梁思成夫妇的赏识提携念念不忘,每年都会去梁思成林徽因墓前祭奠,致以哀思。
1950 年,正当吴良镛获得硕士学位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冲破层层阻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