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16页可修改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道题,共60分)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T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鲸鱼座T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A. 木星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2. “鲸鱼座T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 该行星的昼夜温差大B. 该行星上没有大气层C. 该行星离中心天体近D.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鲸鱼座τ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说明其和地球类似属于行星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以恒星为中心,鲸鱼座τ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当与太阳系2题详解】“鲸鱼座τ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应与地球的自身条件相似,即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
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 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3. 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A. 黑子 B. 耀斑 C. 日冕 D. 太阳“风暴”4. 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17 年 B. 2021 年 C. 2024 年 D. 2028 年5.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A. 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 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C. 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 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答案】3. A 4. C 5. A【解析】【3题详解】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时产生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故A正确,B、C、D错误4题详解】一般把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极大年。
前一次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因此当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24年故C正确,A、B、D错误5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故A正确,B、C、D错误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水体的运动C. 火山的喷发 D. 风的形成7.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 )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光合作用,有太阳辐射的参与,故A错误;水体运动、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中风为大气的水平运动,所以BD错误;火山的喷发主要来自地球内能和太阳辐射无关,所以该题选C。
7题详解】根据材料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常规能源缺乏,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的需求量大,故A对;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不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晴天多,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故B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是能量较为分散,故C错误;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蕴藏量小,供需矛盾突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23时36分,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43度,东经104.77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说明震源地最可能位于()A. 地壳中 B. 上地幔中C. 下地幔中 D. 地核中9. 地震波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速度和介质有明显差异理论上而言,家住宜宾的李同学应感受到的地震晃动正确的是()A. 只有上下摇晃 B. 只有左右摇晃C. 先上下摇晃,后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摇晃【答案】8. A 9. C【解析】【8题详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是地壳、地幔、地核,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故震源地最可能位于地壳中,A项正确。
9题详解】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先上下摇晃,后水平摇晃,C项正确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A. 大气圈 B. 生物圈 C. 水圈 D. 地核11.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其散发的热能最终进入大气层中;对地球内部圈层的地核影响较小,D对11题详解】该题干已经说明是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降落到地球表面,进入岩石圈,A对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1“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 流水沉积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13. 图2中,能反映“金孔雀”岩石的代码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2. D 13. A【解析】【1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金孔雀”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结合图中“金孔雀”形态可知,该景观是风蚀柱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选项D符合题意。
根据图中景观的环境特征及地理位置(我国西北)判断,当地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流水作用较弱,因此“金孔雀”外观形态与流水作用关系不大,排除A、C风力沉积往往形成沙丘、黄土地貌,沉积物较松散,而图中景观由岩石构成,排除B13题详解】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各地理事物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岩浆图1显示,“金孔雀”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因此能反映“金孔雀”岩石的代码是甲,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河谷横面示意图”,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 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 流水侵蚀→地売下降→流水沉积C. 流水沉积→地売上升→流水侵蚀 D. 流水侵蚀→地売上升→流水沉积15. 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A. 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 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C. 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 地売持续上升【答案】14. C 15. B【解析】本题考查地貌.【14题详解】图示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有沉积物堆积,然后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从而形成。
由于地壳多次分阶段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多级阶地15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T4阶地最老,沉积物为粘土,颗粒较小说明当时河流流速较慢T3-T1阶地越来越新,沉积物为砾石,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河流流速较快,B正确由于地壳上升,流水下蚀,所以河谷是不断缩窄变深的,A错误读图可以看出,东南岸基岩裸露,应该是地表的沉积物被侵蚀所致,C错误不同时期阶地有明显落差,说明地壳上升运动是间歇式的,不是连续的,D错误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流域的地势为A. 西南高,东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C. 东北高,西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17. 图中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A. S1 B. S2 C. S3 D. S4【答案】16. D 17. A【解析】【16题详解】从图和材料的描述可知,数值越大,降水汇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越长;等流时线数值越小,离河口越近,等流时线数值逐渐向河流上游递增,S4等流时线数值最小,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图示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由此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
结合指向标,所以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D对17题详解】根据等流时线的疏密变化,等流时线稀疏说明单位时间流过的距离远,表示流速快,坡度大等流时线密集表示单位时间流过的距离短,流速慢,表示地形平坦,所以图示地区地形最陡地段为S1,A对B、C、D错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A. 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B. ②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C. 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D ⑤处形成大陆岛19. 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 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C.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D. 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答案】18. C 19. D【解析】【18题详解】图中显示,⑥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因此⑥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A不符合题意根据形态判断,②处物质应为侵入岩浆岩,则②处物质主要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不来自地核,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④处岩石位于侵入岩浆岩周边,可能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因此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C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⑤处发生了火山喷发,因此该岛主要是火山岛,不是大陆岛D不符合题意19题详解】图中显示,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而天然气密度较小,向上运动,多储藏背斜构造之中,A错误根据图中②处岩石的形态判断,该处应该为岩浆岩,不是沉积岩,B错误该处应该先形成①岩石,才会可能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浆侵入作用才可能使得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①、②、④岩石形成最早的应是①,C错误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岩层为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