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构件失效分析2014..ppt
316页金属构件失效分析 王凤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失效分析基础知识 第三章 金属构件常见失效形式及其判断 第四章 失效分析的思路、程序和基本技能 第五章 失效分析实例 1 概 述 1.1 金属构件的失效及失效分析 1、失效 金属装备及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时间、温度和 环境介质和操作失误等因素的作用,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金属构件的失效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完全丧失其规定的 功能;②部分丧失其规定的功能,虽仍能工作,但已不能圆满地 完成规定的任务;③失去安全工作能力的装备,如火车或汽车刹 车失灵等 例子: 1979年9月7日,中国某电化厂氯气车间的液氯钢瓶爆炸,使 10t液氯外溢扩散,波及范围7.25km2,致使59人死亡,779人 中毒,当时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1984年12月3日凌晨,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 司所属的—家化工厂,由于安全装置失灵,系统升压导致储罐管 路破裂,泄出大量毒气,造成375人死亡,2000人重伤该市50 万居民中有20万受到毒气的侵害,其中2万人需要住院治疗有 关方面要求美国公司赔偿150亿美元的损失费。
• 2011年11月19日泰安市新泰化工厂在冷凝器检修过程中发 生一起爆燃事故,致使14人死亡,5人受伤 黄岛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爆炸,2013年11月22日,造成62人死亡、 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 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 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 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管理上的原因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及 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 置措施不当 2、失效分析 对装备及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各种形式失效现象的特 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及防止 失效的措施,称为失效分析 3、失效分析目的 通过对失效件的分析,明确失效类型、找出失效原因,采 取改进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的失效在设计寿命范围内再发生 ,对装备及其构件在以后的设计、选材、加工及使用都有指导 意义 1.2失效分析的意义 1、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失效分析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复杂过程,通过多学科交叉 分析,找到失效的原因,不仅可以防止同样的失效再发生,而 且能更进一步完善装备构件的功能,并促进与之相关的各项工 作的改进。
失效、认识(失效分析)、提高、再失效、再认识、 再提高,由此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提高装备及其构件的质量 从设计、材料、制造等各方面进行改进,便可提高装备及 其构件的质量 3、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金属构件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原因 失效形式是构件失效过程的表观特征,是可以观察的而 失效原因是导致构件失效的物理化学机制,是需要通过失效过 程调查研究及对失效件的宏观、微观分析去诊断、发现和论证 的 1、失效形式 弹性变形失效 当应力或温度引起构件可恢复的弹性变形 大到足以妨碍装备正常发挥预定的功能时,就出现弹性变形失 效 塑性变形失效 当受裁荷的构件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大到足以妨碍装备正常发挥预定的功能时,就出现塑性变形失 效 韧性断裂失效 构件在断裂之前产生显著的宏观塑性变形 的断裂称为韧性断裂失效 脆性断裂失效 构件在断裂之前没有发生或很少发生宏观 可见的塑性变形的断裂称为脆性断裂失效 疲劳断裂失效 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周期 后所发生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失效 腐蚀失效 腐蚀是材料表面与服投环境发生物理或化学的 反应,使材料发生损坏或变质的现象,构件发生的腐蚀使其不 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则称为腐蚀失效。
磨损失效 当材料的表面相互接触或材料表面与流体接触 并作相对运动时,由于物理和化学的作用,材料表面的形状、 尺寸或质量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磨损由磨损而导致构件功 能丧失,称为磨损失效 2、引起失效的原因 • 设计不合理 设计中的过载荷、应力集中、结构选择不当、安全系数过小( 追求轻巧和高速度)及配合不合适等都会导致构件及装备失效构 件及装备的设计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结构设计要合 理 分析设计原因引起失效尤其要注意:对复杂构件未作可靠的 应力计算;或对构件在服役中所承受的非正常工作载荷的类型及 大小未作考虑;甚至于对工作载荷确定和应力分析准确的构件来 说,如果只考虑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数据的静载荷能力,而忽视 了脆性断裂、低循环疲劳、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等机理可能引起 的失效,都会在设计上造成严重的错误 • 选材不当及材料缺陷 金属装备及构件的材料选择要遵循使用性原则、加工工 艺性能原则及经济性原则 金属装备及其构件所用原材料一般经冶炼、轧制、锻造 或铸造,在这些原材料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往往也会导 致早起失效 • 制造工艺不合理 金属装备及其构件往往要经过机加工(车、铣、刨、磨、 钻等)、冷热成形(冲、压、卷、弯等)、焊接、装配等制造工 艺过程。
若工艺规范制订欠合理,则金属设备或构件在这些 加工成形过程中,往往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缺陷 •使用操作不当和维修不当 使用操作不当是金属装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违章操 作,超载、超温、超速;缺乏经验、判断错误;无知和训练不 够;主观臆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等都是不安全的行为 某时期统计260次压力容器和锅炉事故中,操作事故194次,占 74.5% 装备是要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的,如对装备的检查、检修 和更换不及时或没有采取适当的修理、防护措施,也会引起装 备早期失效 1.4 失效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 失效分析的历史发展状况 一般把失效分析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失效分析的初 级阶段、近代失效分析阶段及现代失效分析阶段 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前是失效分析的初级阶段,失效分析 受到真正重视是从以蒸汽动力和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世界工业革 命开始,此为失效分析的第二阶段,此阶段一直延至20世纪50 年代末,又称为近代失效分析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 电子行业的兴起,微观观测仪器的出现,特别是分辨率高、放大 倍率大、景深长的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问世,使失效分析扩 大了视野,洞穿失效的微观机制,随后大量现代物理测试技术的 应用,失效分析现处在第三阶段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现代失效 分析阶段。
1.6 失效分析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主要任务 ①深入装备失效现场、广泛收集、调查失效信息,寻找 失效构件及相关实物证据 ②对失效构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宏观分析,通过种类认定 推理,初步确定失效件的失效类型 ③对失效件及其相关证物展开必要的微观分析、理化检 验,进一步查找失效的原因 ④通过归纳、演绎、类比、假设、选择性推理,建立整 个失效过程及其失效原因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性分析 ⑤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重大的失效事件进行模拟试验, 验证因果分析的正确性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①彻底的求实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 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②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分析技术,善于利用一切手段( 包括先进的仪器、设备)取得失效的信息和证据 ③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和对失效分析形式、失效原因有良 好的判断能力,要有“医生的思路,侦探的技巧” ④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 一切可能共事的人们学习 ⑤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工作能力 要强,办事效率要高。
2 失效分析基础知识 2.1 金属构件中可能引起失效的常见缺陷 1、铸态金属组织缺陷 铸态金属常见的组织缺陷有缩孔、疏松、偏忻、内裂纹、 气泡和白点等 (1)缩孔与疏松 金属在冷凝过程中由于体积的收缩而在铸锭或铸件心部形 成管状(或喇叭状)或分散的孔洞,称为缩孔缩孔的相对体积 ,与液态金属的温度、冷却条件以及铸锭的大小等有关液态 金属的温度越高,则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体积差越大,而缩孔的 体积也越大向薄壁铸型中浇注金属时,型壁越薄、则受热越 快,液态金属越不易冷却,在刚浇完铸型时,液态金属的体积 就越大,金属冷凝后的缩孔也就越大 如在急剧冷却的条件下浇注金属,可以避免在铸锭上部形 成集中缩孔但在此情况下,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之间的体积 差仍保持一定的数值,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消除”了大的缩 孔,可是有许多细小缩孔即疏松,分布在金属的整个体积中 钢材在锻造和轧制过程中,疏松情况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疏松的存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在铸件中,由于疏松的存在,显著降低其力学性能,可 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成为疲劳源发生断裂此外,在用作液体 容器或管道的铸件中,有时会存在基本上相互连接的疏松,以 致不能通过水压试验,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漏现象。
②钢材中如存在疏松,亦会降低其力学性能,但因在热加 工过程中一般能减少或消除疏松,故疏松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比 铸件的小 ③金属中存在较严重的疏松,对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有一定的影响 (2)偏析 金属在冷凝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化学成 分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 ①晶内偏析与晶间偏析 由于扩散不足,在凝固后的金属中 ,便存在晶体范围内的成分不均匀现象,即晶内偏析基于同 一原因,在固溶体金属中,后凝固的晶体与先凝固的晶体成分 也会不同,即晶间偏析碳化物偏析是一种晶间偏析 ②区域偏析 在浇注铸锭(或铸件)时,由于通过铸型壁强烈 的定向散热,在进行着凝固的合金内便形成一个较大的温差 结果就必然导致外层区域富集高熔点组元,而心部则富集低熔 点组元,同时也富集着凝固时析出的非金属杂质和气体等这 种偏析称为区域偏析 ③比重偏析 在金属冷凝过程中,如果析出的晶体与余下 的溶液两者密度不同时,这些晶体便倾向于在溶液中下沉或上 浮由此所形成的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现象,称为比重偏析 晶体与余下的溶液之间的密度差越大,比重偏析越大这 种密度差取决于金属组元的密度差,以及晶体与溶液之间的成 分差。
如果冷却越缓慢,随着温度降低初生晶体数量的增加越 缓慢,则晶体在溶液中能自由浮沉的温度范围越大,因而比重 偏析也越强烈 比重偏析可采取快速浇注予以防止 (3)气泡与白点 气泡: 金属在熔融状态时能溶解大量的气体,在冷凝过程 中由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急剧地减小,致使气体从液态金 属中释放出来若此时金属已完全凝固,则剩下的气体不易逸 出有一部分就包容在还处于塑性状态的金属中,于是形成了气 孔,这种气孔称为气泡 气泡的有害影响表现如下: ①气泡减少金属铸件的有效截面,由于其缺口效应,大大 降低了材料的强度 ②当铸锭表面存在着气泡时,在热锻加热时它们可能被氧 化,以致在随后的锻压过程中不能焊合而形成细纹或裂缝 ③在沸腾钢及某些合金中,由于气泡的存在还可能产生偏 析,导致裂缝 白点:氢分子在钢中很难进行扩散,在空隙处便形成巨大 的局部压力(可达数百个大气压),远远超过钢的强度,因 而产生裂缝, 裂缝在纵向呈银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 这种缺陷称为白点 白点最容易产生在以镍、铬、锰作为合金元素的合金结构 钢及低合金工具钢中。
奥氏体钢及莱氏体钢中,从未发现过白 点;铸钢中也有可能发现白点,但极为罕见;焊接工件的熔焊 金属中偶。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